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我的读书方法
阅读量:624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2

本文共 283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。

"书籍收藏家"
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?

read_process.png

亦或,终于读完了一本书!这本书讲的什么呢?呃。。。。

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这样的困惑!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,我成了"书籍收藏家"---买的书里没读完的比读完的多得多!

一天一本书?!

网上有不少网友说自己读书经历,有的一年200多本书,有的一天一本书。我很羡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
起初我觉得是自己看书的速度太慢了,一个字一个字的看,看到后面忘到前面。和以前背单词很像,abandon最熟,后面都不记得~所以就专门看了一些速读方面的资料,比如什么“一目十行”之类的。试了试发现没鸟用。读书是为了收获知识(消遣类的除外,我对消遣类的书不感兴趣,自动排除~),一目十行虽然提高了翻书速度,但是:

  • 需要更高的集中力,就更容易疲劳,持续时间变短。结果就是实际效果没多少改善
  • 对收获知识没有多大的帮助,依然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

读书的目的

速读尝试失败后,我进行了思考,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?

  • 学习专业领域知识(深度)
  • 扩展眼界(广度)

总体来说,我读书是为了收获知识,使其融合到自身的知识体系架构中,为我所用!

既然是为了收获知识,读书的速度就不是主要问题,主要问题是怎样把书里的知识快速的吸收到自己脑子里!

那如何快速的收获知识呢?

学习

基于上面的问题,我搜集并阅读了关于如何阅读的书籍!下面列出对我有帮助的四本书:

  • 书都不会读,你还想成功
  • 杠杆阅读术
  • 如何阅读一本书
  • 如何提问:批判性思维

为什么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?

先说前两本,这两本书提到的方法比较类似:

  • 针对特定领域,读大量类似的书
  • 如果书中提到了类似的观点或知识,则重点关注

缺点就是比较费钱~

这个方法我并没有采用!提到这两本书,是因为这两本书使我进行了反思:我为什么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书呢?

主要有两个原因:

  • 学校里学习时都是这么读过来的(怪不得后来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了~)
  • 书是花钱买的,每个字都抠一遍,才能值回花销
  • 程序员出生,典型的程序员思维,喜欢死抠细节

但是实际上越抠细节,收获越低!

阅读是思考的过程

收获比较大的是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和《如何提问:批判性思维》。一本教如何阅读,一本教如何思考!
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提到了四种读书方式:

  • 基础阅读
  • 检视阅读
  • 分析阅读
  • 主题阅读

抠字眼的阅读方式实际上还停留在基础阅读层面,这个层面主要是为了学习基础知识---比如识字!

《如何提问:批判性思维》则说明了如何找出作者的观点,以及如何支撑这些观点!

从这两本书中,总结了适合自己的读书过程!

读书工具

先说下我读书的工具:

  • 纸质书
  • Kindle Paper White
  • 手机/iPad

纸质书

我最钟爱的还是纸质书,不过存在几个问题:

  • 不宜携带:相对手机和Kindle
  • 无法方便的电子化:书中的知识点需要手动敲到电脑里进行整理
  • 贵:相对其它设备来说,价格偏贵

相对的,优点是:

  • 快速定位
  • 不影响阅读速度和方式:不论是速读,慢读还是跳读
  • 墨香:个人喜好

Kindle

知道Kindle很久了,之前一直没出手,直到出了Kindle Paper White,立马出手。没有背光灯还不如纸质书!

Kindle的致命缺点是翻页太慢!很难进行速读和跳读!

优点就是:

  • 易于携带:相对纸质书和iPad
  • 裸机手感很棒!
  • 护眼:这是广告!我眼睛不好,当初买Kindle就是为了护眼!后来搜集资料发现:没有数据可以证明电子屏比水墨屏更伤眼睛!近视的原因是看近物时间过长,眼睛没有得到休息所致,和什么屏幕没有关系!即使纸质书也是!

缺点:

  • 翻页慢
  • 屏幕易碎:带套手感差,不带套怕屏碎!纠结~

手机/iPad

手机和iPad优缺点基本相同,区别就是手机易于携带,但是屏幕太小!iPad屏幕很大,但是不易于携带!

这两个的缺点就是:

  • 应用太多,容易分心,无法安心阅读

优点是:

  • 资源多

读书方法

目前来说,我以纸质书为主!主要结合分析阅读和批判性思维来进行阅读!我觉得可以再结合番茄时间法---25分钟一个时间段来进行阅读!

主要方法就是提问和猜

  • 首先阅读题目,书背面的上架指导!然后猜一下这本书大概是讲什么的,你希望从书里得到什么?
  • 然后阅读序言,书后的总结,有的书背面有概要信息!看看是否和自己猜的差不多!如果是就继续读,如果不是,那么讲的是什么?是自己想要的吗?不是就不读了~
  • 接着读目录,看这本书是怎么划分结构的!一本目录结构清晰的书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好书,而目录结构不清晰的书,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好书!从目录确定书的描述方式!
  • 按顺序开始读,先从目录猜此章节主要讲解的是什么,你需要从此章节得到什么知识?然后去读该章节,确认猜得对不对!以及找出你所需要的知识,看看作者的观点或经验以及论据!是否说服了你?还是你有不同的观念!确认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,这一章就可以过去了!
  • 一章读完后,整理相关内容!然后接着读下一章!
  • 全书读完后,回顾整理的内容!总结收获!

此方法最好是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完成!比如周末的一个下午!当然时间段分开也没有问题,不过需要有回忆的过程!整体时间会比连续时间长!

通过此方法,我阅读一本200多页的书,基本控制在3小时之内!且效果比抠字眼的方式效果好很多!

实践

以《数据之美---一本书学会可视化设计》(275页)这本书为例:

  • 通过题目和上架指导,可以知道该书是讲述如何进行数据可视化的!猜测应该是讲述如何将数据以图表(柱状图,饼图,折线图)的形式展示出来,大数据方向的书籍!
  • 看序言之类的描述,可以看出该书不限于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,而是以图形的方式展示!
  • 然后看目录,全书分七章,分别讲述了
    - 数据是什么
    - 可视化设计是什么
    - 可视化设计的组件
    - 数据可视化的过程
    - 可视化的用户体验
    - 用户体验的补充
    - 可视化工具介绍
  • 然后看第一章,数据是什么?首先想一下,现在自己认为数据是什么?我认为数据是对我们真实世界的抽象!然后开始阅读,发现作者的看法和我很类似---数据描述了现实世界!除了解决了这个问题,作者还阐述了数据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需要依赖的背景信息!
  • 重复上面的过程
  • 总结:可视化的目的是理解数据!数据是核心,可视化是手段。为了更好的展示数据,需要使用合适的可视化手段!

总结

李笑来说过这么一句话:“学习学习再学习”!第一个学习是动词,第二个学习是名词,第三个学习是动词!意思就是先学会怎么学习,然后再学习!以前挺讨厌这种换个说法说同一个意思的话,其实就是说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!现在想想,在快速消费的今天,白话比习语更适应时代!

扯远了,上面的方法是个人总结的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!总体来说,我适合"总(整体)-分(细节)-总(总结)"结构,有人可能适合"分(细节)-总(整体)"结构!需要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---学习阅读再阅读

qrcode258.jpg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ivaneye/p/5561790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js页面文字选中后分享到新浪微博实现
查看>>
StringUtils使用基本方法
查看>>
Linux常用命令大全
查看>>
开发自动化系列 工具集(三) 数据库开发工具
查看>>
阿里云-Xshell连接
查看>>
Android Studio 错误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Failed...INSTALL_FAILED_INVALID_APK…
查看>>
操作系统--基本概念
查看>>
Redis中的跳跃表
查看>>
Query And Fetch & Query Then Fetch & DFS Query And Fetch & DFS Query Then Fetch
查看>>
搭建 Java Web 开发环境
查看>>
如何在Linux(CentOS 7)命令行模式安装VMware Tools
查看>>
记录下学习Go语言时用到的一些项目
查看>>
phonegap分享到微信插件(iOS版)
查看>>
Flex端使用alivepdf直接导出PDF文件:测试中文有乱码
查看>>
rabbitMQ、activeMQ、zeroMQ、Kafka、Redis 比较
查看>>
Kafka 设计与原理详解
查看>>
Nginx运维管理脚本
查看>>
Git常用命令
查看>>
深入理解CNN的细节
查看>>
切换到根目录
查看>>